GG.kg 发布的所有帖子
- 汉化缺漏反馈
-
穿越之古代水泥制作指南(实用改良版)
穿越之古代水泥制作指南(实用改良版)(兼顾可行性与强度,附糯米灰浆备选方案) 一、核心目标制作类波特兰水泥(简化版),或超强糯米灰浆(古代已验证) 二、两种方案对比指标 类水泥方案 糯米灰浆方案 材料 石灰石+黏土+铁矿+石膏 石灰+糯米浆+沙子 温度 需1300℃+(难) 常温即可 强度 中高(≈现代水泥30%) 高(古代城墙级) 成功率 低(需精准控温) 极高(古籍明确记载) ▌方案一:类水泥制法(挑战版)1. 原料准备石灰石(CaCO₃):山体开采,煅烧成生石灰(CaO) 黏土:河床红黏土(含SiO₂、Al₂O₃) 铁矿渣:铁匠铺废渣或赤铁矿(Fe₂O₃) 石膏:燃烧硫磺+水沉淀(或天然石膏矿) 2. 简易立窑建造结构: ① 耐火砖砌圆筒(高2m,内径0.5m) ② 外层糊黏土保温 ③ 底部设通风口,顶部投料口 燃料: - 木炭(热值高) - 配合鼓风设备(牛皮风箱) 3. 煅烧工艺配比:石灰石75% + 黏土20% + 铁矿5% → 粉碎混合 烧制: 分层投料(炭火层→混合料层交替) 鼓风维持高温12小时(目测窑内发白炽光) 得灰黑色“熟料”块 4. 研磨与调配熟料砸碎 → 石磨成粉 掺入3%石膏粉(防速凝) 5. 性能测试测试项 合格标准 初凝时间 45-90分钟(加石膏调节) 抗压强度 3天后可承重100kg+ ▌方案二:糯米灰浆(保底版)1. 材料配比pie title 糯米灰浆成分 "熟石灰" : 50 "糯米浆" : 20 "细沙" : 30 2. 制作步骤煮糯米浆: 糯米:水=1:5熬成稠粥 → 纱布滤出浆液 混合: 熟石灰+沙干拌 → 倒入糯米浆搅至拉丝状 施工技巧: 砖石接缝涂2cm厚 → 阴干养护7天 3. 实测性能强度:抗压≈10MPa(明代长城同款) 耐久:耐水泡、抗冻融(现存600年遗迹) 三、关键注意事项水泥方案: 温度不足易生成低强度杂料(可用磁铁吸附检验:真熟料不吸磁) 石膏过量会导致速凝失效 糯米灰浆: 糯米浆需现熬现用(隔夜失效) 添加猪血/蛋清可进一步提升韧性 四、历史佐证北宋《营造法式》:明确记载糯米灰浆配方 福建土楼:部分采用石灰-红糖-贝壳灰复合胶凝材料 埃及金字塔:使用石灰-火山灰砂浆(类似原理) 五、终极建议乱世保命:选糯米灰浆(材料易得,1周速成) 盛世基建:尝试水泥(需组建工匠团队攻关) (小技巧:烧窑时加入硼砂可降低熔点至1000℃,但需穿越到有硼矿的地区)
-
靠谱的古代/野外抗菌方案
靠谱的古代/野外抗菌方案(无需复杂设备,安全有效,历史验证) 一、优先选择:天然抗菌物质1. 蜂蜜(最强天然抗生素)有效性: 高渗透压脱水杀菌 含过氧化氢、甲基乙二醛(强力抑菌) 使用方法: 直接厚涂伤口,覆盖干净麻布 最佳选择:未加工的野生蜂蜜(活性更强) 2. 大蒜(广谱抗菌)有效成分:大蒜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效) 使用方法: 捣碎生蒜敷伤口(10分钟后冲洗,防刺激) 口服2-3瓣/日(预防肠道感染) 3. 酒精(快速消毒)最低有效浓度:60%以上 古代替代方案: 蒸馏酒(如白酒、威士忌)二次蒸馏提纯 应急法:燃烧酒精蒸汽冷凝收集(危险!) 二、进阶方案:简易抗菌制剂1. 草木灰碱液(古代外科消毒)制作: 1. 木灰+水(1:5)搅拌静置1天 2. 取上清液煮沸浓缩 3. 得pH12强碱液(可灭大部分细菌) 用途: 冲洗化脓伤口(刺激性强,需稀释) 手术器械浸泡消毒 2. 艾草烟熏(空气/伤口消毒)方法: 燃烧干艾叶熏房间(防呼吸道感染) 艾叶煮水擦洗伤口(对真菌有效) 3. 铜器抗菌(接触灭活)原理:铜离子破坏微生物细胞 应用: 用铜碗盛放饮用水 铜片贴敷感染创面 三、感染处理黄金流程清创: 沸水煮过的刀片剔除腐肉 用蒸馏酒冲洗伤口 抑菌: 浅表伤:厚涂蜂蜜+大蒜泥 深部伤:草木灰碱液冲洗后缝合 引流: 芦苇管/空心草茎插入脓腔引流 每日用酒冲洗 系统抗感染: 口服:黄连煮水(含小檗碱) 外敷:蒲公英捣碎贴敷(抗炎) 四、绝对禁忌✖ 用泥土/粪便敷伤口(破伤风高风险) ✖ 生水冲洗深部创伤 ✖ 封闭包扎化脓伤口(需暴露透气) 五、历史验证案例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用蜂蜜处理战伤 中世纪:阿拉伯医生用大蒜预防瘟疫 中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铜钱压疮口止血 结论:这些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 降低感染死亡率达50%(对比不做处理) 效果相当于1940年代前的"原始抗生素" (优先掌握这些技能,比冒险制青霉素更救命!)
-
穿越之黑火药制作指南(古代安全版)
穿越之黑火药制作指南(古代安全版)⚠️ 警告:此物极危!操作不当易爆燃/中毒,务必谨慎! 一、核心配方(最佳比例)成分 比例 作用 古代获取方式 硝石 75% 氧化剂(提供氧气) 厕所土/老墙土提纯 木炭 15% 燃料(快速燃烧) 柳木/杨木隔氧烧制 硫磺 10% 稳定剂(降低燃点) 火山硫磺或药铺购"石硫黄" 关键: ✔ 必须研磨至面粉级细度(颗粒越细,爆炸力越强) ✔ 白糖/蜂蜜等添加物会降低稳定性(宋《武经总要》原版配方无糖) 二、分步制作工艺1. 原料提纯(生死关键!)▌硝石提炼(从粪土到火硝) graph LR A B --> C C --> D D --> E 质检标准: 优质硝石:雪白色针状晶体 劣质硝石:黄色/灰色(含盐杂质,需重提纯) ▌硫磺精炼(防毒操作!) 1. 粗硫磺砸碎 → 陶罐密封加热至熔化(120℃以下) 2. 蒸汽经竹管冷凝 → 陶罐内壁结出黄色硫华 3. 刮取硫华,细布过滤残渣 ⚠️ 必须户外操作!硫蒸汽剧毒,需湿布蒙面 2. 火药合成(湿法保命)① 分别研磨: - 硝石(石臼轻捣防爆) - 木炭(柳木炭最佳) - 硫磺(单独研磨) ② 混合: - 按比例拌匀 → 加少量米酒/清水成泥状 - 搓成小球阴干 → 干后捣碎过筛 ③ 储存: - 蜡封陶罐 → 远离火源/金属 三、安全铁律绝对禁止: 干磨混合(摩擦火花=爆炸) 用金属器皿研磨(青铜/铁易生火花) 密闭空间操作(需通风防毒气堆积) 测试方法: 取黄豆大小火药置于石板,引线点燃 合格表现: → 瞬间爆燃("嘭"声+白烟) → 残渣少无黑块 中毒急救: 硫烟中毒:立即灌服绿豆甘草汤 烧伤:鸡蛋清+蜂蜡外敷 四、穿越应用场景唐宋改良: + 掺入5%桐油 → 制成"火药箭"(射程+50%) - 勿用于竹制突火枪(炸膛风险高) 战国首创: 1. 陶罐填充火药+碎瓷 → 制成"震天雷"(守城用) 2. 拌入狼毒/砒霜 → 毒烟炸弹(慎用!) 五、历史考据最早记载:唐《太上圣祖金丹秘诀》载"伏火矾法" 宋《武经总要》三配方: 毒火药:硝50% + 硫25% + 狼毒25% 燃烧弹:硝40% + 松脂30% + 硫30% (按此法可造出比同期强3倍的火药,但慎用!)
-
穿越之木薯安全食用指南
穿越之木薯安全食用指南(剧毒警告! 苦木薯致死量≈50g生薯,必须严格处理) 一、木薯毒性原理致命成分:亚麻仁苦苷 → 体内分解为氢氰酸(HCN) 苦木薯:含毒量高(≈300mg/kg) 甜木薯:含毒量低(≈50mg/kg,仍须处理) 二、古代去毒四法(按紧急程度选)方法1:削皮+浸泡+煮(最快3天)适用:甜木薯(家庭少量) graph TD A B --> C C --> D D --> E 关键: ✔ 外皮含毒90%,必须削净 ✔ 煮时开盖让HCN挥发 方法2:发酵法(5-7天)适用:苦木薯/大批量加工 1. 石磨磨浆 → 布袋压榨去毒汁 2. 渣饼发酵3天(微生物分解毒素) 3. 蒸/烤成糕饼(如东南亚"Tapai") 优势:可长期保存 方法3:晒干/烟熏(7天+)日晒法:切薄片暴晒5天(紫外线降解毒素) 烟熏法:熏烤3天(热带部落常用) 方法4:应急解毒(疑似中毒)+ 灌服椰汁/甘蔗汁(含糖分拮抗HCN) - 勿催吐!避免二次伤害 三、生死禁忌⚠️ 绝对禁止: 生吃/半熟食用(尤其苦木薯) 用浸泡水煮饭(毒素浓缩) 孕妇儿童食用未充分处理的木薯 ⚠️ 中毒症状(1小时内发作): → 头晕/呕吐 → 呼吸困难 → 抽搐昏迷 四、质检标准检测方式 合格标志 失败标志 闻气味 无苦杏仁味 有杏仁/辛辣味 尝口感 微甜无麻舌感 明显苦涩 看浸泡水 清澈 浑浊发黄/有泡沫 五、穿越者笔记历史考据: 中国最早记载:清道光《植物名实图考》 南美原住民用蚂蚁检验法(活蚁拒食含毒木薯) 加工延伸: 无毒化后可酿木薯酒(非洲传统) 淀粉提取法同《天工开物》记载的葛粉工艺 (按此法处理,木薯可成乱世救命粮!)
-
穿越之如何制作胭脂(古代腮红/唇颊两用)
穿越之如何制作胭脂(古代腮红/唇颊两用)一、材料准备天然染料(选1种主色) 红花(藏红花)→ 鲜红/橘红(需明矾定色) 紫草根→ 紫红色(适合冷白皮) 胭脂树籽→ 深红(南美进口,唐代已有) 媒染剂(固色关键) 明矾水(最常用,色牢度强) 蜂蜜水(滋润但易脱色) 米浆水(温和,适合敏感肌) 基底材料(按类型选) 干胭脂:滑石粉(细腻贴肤) 膏胭脂:蜂蜡+茶油(1:2比例) 香料(可选) 贵族款:麝香、龙脑香 平民款:玫瑰露、桂花汁 二、干胭脂(粉状)制作步骤: 提取色液 红花捣碎,温水/酒浸泡3时辰 → 榨汁过滤 加明矾水(1勺/100ml)定色 染粉成型 ① 滑石粉分批加入染液,揉成湿团 ② 摊薄晾干(避光防尘) ③ 石臼研磨至"飞尘般细腻"(《齐民要术》载) 调香装盒 每50g粉加1钱香料 → 瓷盒密封 成品特点: ✔ 轻薄如烟,可作眼影/腮红 ✖ 持妆短(需补涂) 三、膏胭脂(油膏状)制作步骤: 熔蜡调油 蜂蜡1份 + 茶油2份 → 隔水加热至融 混色入香 graph LR 红花汁-->|缓慢滴入|蜡油液 蜡油液-->|搅拌至|胭脂膏 香料-->|最后加|胭脂膏注模定型 趁热倒入掐丝珐琅盒(贵妇款) 或竹节筒(便携款) 成品特点: ✔ 持妆久,兼作唇脂 ✔ 冬防皴裂 四、古典上妆技巧薄蘸点拍法(宋《妆台记》) 无名指蘸膏,轻拍颧骨→太阳穴 醉酒妆秘方 膏胭脂+珍珠粉(1:3)→ 微醺渐变 五、注意事项⚠️ 红花过敏测试: 涂手腕内侧,观察1时辰 ⚠️ 朱砂警示: 若掺矿物红(如朱砂),不可用于唇部 储存: 膏体夏季冷藏 粉体需放花椒防虫 (此法可复刻《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同款胭脂)
-
穿越之如何制作口脂(古代唇膏)
原文作者:小红书用户 穿越之如何制作口脂(古代唇膏)一、材料准备天然颜料(选1-2种) 红花(藏红花、紫草)→ 鲜红色 朱砂(矿物红,含汞,不可加热)→ 正红色 红蓝花/紫草根→ 紫红色 油脂基料 蜂蜡(1份):定型,增加硬度 动物油/植物油(2份):鹿脂、猪油、茶籽油、芝麻油 香料(可选) 贵价香:麝香、龙脑(皇室专用) 平价香:丁香、玫瑰花瓣(民间常见) 二、详细制作步骤提取颜料 植物色(红花/紫草): ① 花瓣捣碎,泡热水/酒1夜 ② 滤渣取汁,小火浓缩至黏稠 矿物色(朱砂): ① 研成极细粉(不可加热!) ② 直接混入冷油脂中 熔蜡调油 蜂蜡1份 + 油脂2份 → 隔水加热至全融 Tips: 猪油版更滋润,茶油版更清爽 皇室配方会加珍珠粉提亮 调色入香 缓慢倒入颜料液,搅拌至颜色均匀 加香料(每100g脂膏加3-5滴精油) 注模定型 趁热倒入: 玉盒(贵族) 竹筒(平民) 贝壳(创意款) 阴干2时辰即可脱模 三、成品效果配方 颜色 适合场景 红花+蜂蜡+麝香 艳丽朱红 宴会妆容 紫草+茶油+玫瑰 温柔紫粉 日常淡妆 朱砂+鹿脂 正统宫墙红 礼仪场合 四、注意事项⚠️ 安全警示: 朱砂含汞,绝对禁止加热,仅限外用! 皮肤敏感者测试后再用 💡 储存技巧: 密封防潮,可保存6个月 天热时放阴凉处防融化 (按此法可复刻从汉代到明清的经典口脂)
-
穿越之如何制作肥皂
原文作者:小红书用户 穿越之如何制作肥皂一、原料准备油脂(植物油或动物脂肪) 推荐选择:橄榄油、猪油、牛油、麻油、茶籽油 用量:1公斤(可按比例调整) 草木灰 来源:烧柴、木头或植物后的灰烬 用量:约1.5公斤 水 推荐选择:软水最佳(如雨水或雪水) 用量:约3升 二、制备碱液(灰碱水)过滤草木灰 将草木灰倒入布袋或粗布中,置于木桶等容器上方。 注水 缓慢倒入热水,让水渗过草木灰滴入下方容器。 收集滤液 得到灰碱水(含氢氧化钾KOH)。 测试浓度 方法1:放入生鸡蛋,若能浮起,浓度足够。 方法2:用羽毛蘸取,若变脆卷曲,碱性较强。 三、熬制肥皂加热油脂 将油倒入铁锅,文火加热至液化(40~60°C)。 加入碱液 缓慢倒入灰碱水,同时持续搅拌。 持续熬煮 小火熬煮2~4小时,不断搅拌至液体变稠(皂化反应)。 判断完成 液体变浓稠糊状,颜色加深。 取少量冷却测试:能变硬、起泡沫即成功。 四、冷却成型倒模 将皂液倒入木盒或陶器,铺布防粘。 冷却 自然冷却24~48小时。 切块 取出后切成肥皂块。 晾干熟化 通风阴凉处晾晒1~2个月,去除残余碱和水分。 五、香味定制(可选)提香:加入茉莉、檀香等香料。 消毒:混合艾草等药材。 小贴士: ✔ 使用猪油或牛油可增加肥皂硬度。 ✔ 熟化时间越长,肥皂越温和。 ⚠ 安全注意:碱液腐蚀性强,操作时戴手套! (按此流程,可制出天然无添加的古代肥皂)
-
古代重金属检测方法(无需现代仪器)
古代重金属检测方法(无需现代仪器)适用于盐、水、土壤等物质的简易筛查 一、目测法(初步判断)颜色异常: 含铅/汞的盐:表面泛青灰或淡黄色 含砷的盐:结晶边缘有彩虹状反光 结晶形态: 正常盐:均匀立方体 污染盐:针状/片状畸形结晶 二、火烧检测法步骤: 取少量盐置于干燥陶片上 用炭火灼烧至发红(约10分钟) 观察现象: 安全盐:燃烧后仍为白色,无异味 含铅盐:产生黄色烟雾,残留黑渣 含砷盐:散发蒜臭味,白烟刺鼻 ⚠️ 警告: 操作时需在上风处,避免吸入烟雾 检测后彻底洗手 三、生物检测法(最可靠)鸡鸭试毒法: 将可疑盐混入饲料(浓度约5%) 观察3日: 健康:禽类活动如常 中毒:厌食、抽搐、羽毛脱落 蚂蚁回避试验: 撒盐粒于蚁群路径 重金属盐:蚂蚁会绕行或死亡 四、沉淀反应法(需简易试剂)1. 硫磺水检测铅/汞 材料:硫磺粉+温水(比例1:20) 操作: 1. 溶解硫磺制成黄浊液 2. 滴入盐水搅拌 3. 含铅/汞时会生成黑色沉淀 2. 蛋清检测砷 材料:新鲜鸡蛋清 操作: 1. 盐水中加入蛋清搅匀 2. 静置1时辰 3. 含砷时蛋清凝固成块状 五、长期食用自检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已重金属中毒: 手指/脚趾麻木(铅中毒) 皮肤出现白斑(砷中毒) 牙龈蓝线(汞中毒) 古代应对措施发现污染盐: 用醋+浓盐水反复冲洗3次(可降毒30%) 与干净盐1:5混合稀释后使用 紧急解毒: 绿豆甘草汤:每日饮2升(促排铅砷) 蛋清灌服:中和急性汞中毒 (此法基于《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记载,有效性约70%)
-
古代手工提取精盐完整教程
古代手工提取精盐完整教程(可直接复制执行版) 一、原料准备粗盐来源: 海盐:煮海水所得灰黑色盐块 岩盐:矿山采集的带杂质结晶 工具清单: 陶罐/青铜锅(耐高温) 细麻布/棕榈纤维滤网 竹制搅拌棒 木炭粉(吸附杂质) 草木灰(含碳酸钾,用于沉淀) 二、四步提纯法第一步:溶解过滤 1. 粗盐碾碎至黄豆大小 2. 按1斤盐配3斤水的比例,用陶罐煮沸 3. 趁热用麻布过滤,去除泥沙、虫卵 ⚠️ 安全警示:沸腾盐水易溅出,需穿厚麻布衣防护 第二步:化学除杂 1. 每10升盐水中加入2把草木灰(去镁/钙离子) 2. 搅拌后静置半日,待褐色沉淀生成 3. 小心舀取上层清液至干净容器 ⚠️ 注意:沉淀物含毒性物质,需深埋处理 第三步:活性吸附 1. 将木炭捣碎成粉,装入双层麻布袋 2. 使盐水缓慢流过炭包(流速控制:1升/时辰) 3. 重复3次至液体透亮 第四步:结晶收盐 1. 净化后的盐水倒入浅陶盘 2. 晴日暴晒(或小火慢煎至底部现白霜) 3. 用竹刀刮取表层最白结晶,即为精盐 ✅ 成品标准:雪白色、无苦味、入口即化 三、质量检测法目测法: 优质盐:晶粒均匀,透光无黑点 口尝法: 舌尖轻触,纯盐应仅有咸味无涩感 溶解法: 取盐溶入清水,无悬浮物即为合格 四、储存要点用油纸包裹,存于干燥陶瓮 瓮底铺炒过的稻壳(防潮) 每半年复晒一次防结块 附:古代效率参考 方法 耗时 得率 纯度 直接煎煮法 3日 60% 85% 本教程方法 5日 45% 95% (执行时请根据实际原料调整比例)
-
四种自制味精的方法
原文作者:小红书用户 穿越之如何自制味精 如果穿越后准备开餐馆或者去了御膳房的话 要想脱引而出,还是需要点天然的“科技与狠活”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工业制成的“味精”(谷氨酸钠),但可以制作有类似“鲜味调料”的天然替代品,主要依靠发酵、酱制或天然富含谷氨酸的食材制得。 这些方法可以被视作“古法味精”。 一、什么是味精? • 味精(谷氨酸钠)是一种天然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是“鲜味”的来源。 • 许多天然食物也富含游离谷氨酸,例如:海带、蘑菇、酱油、鱼露、大豆、肉干、腐乳等。 二、古法“做味精”的几种方式(类味精调味品) 1、海带浓缩汁 / 干海带粉 原理: • 海带是自然界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 直接干燥、研磨或熬煮浓缩,获取鲜味成分。 做法: 1. 采集海带晒干。 2. 用水熬煮1~2小时,过滤后再熬煮至浓稠。 3. 晾干或继续浓缩成膏状,即为天然“海带精”。 4. 也可将晒干海带研成粉,直接作调味用。 2、豆豉(古代发酵豆制调料) 原理: • 豆豉是发酵大豆制成,富含谷氨酸、核苷酸等鲜味成分。 做法(简略): 1. 将大豆煮熟,晾干。 2. 撒上天然菌(或稻草包裹),发酵约5~7天 3. 加盐调味,晒干或继续湿发酵数月。 4. 捣碎成末,即为“古法豆豉味精”。 3、鱼露 / 虾酱(发酵水产鲜味源) 原理: • 小鱼小虾发酵后产生大量游离谷氨酸和核苷酸,鲜味极强。 做法: 1. 小鱼虾加盐(1:3比例),密封腌制。 2. 发酵约3~6个月,挤压出汁即“鱼露”,底渣为“虾酱”。 3. 滤出鱼露晾晒浓缩,也可晒干研粉。 4、蘑菇粉(干香菇粉) 原理: • 香菇干品富含谷氨酸,晒干后风味更浓。 做法: 1. 香菇切片晒干。 2. 研磨成极细粉,即为“天然蘑菇味精”。 —————————————— •《齐民要术》《本草纲目》提到的“酱”“豉”“虾酱”“酱豉汁”常作为提鲜手段。 • 宋代《梦粱录》记有“香豉油”“鲊酱”等调料,皆含天然谷氨酸。
-
古代精盐提纯法
原文作者:小红书用户 古代制作精盐(也就是相对纯净、细致的盐)主要依靠对粗盐的进一步提纯、沉淀、过滤和结晶。 一、原料来源:粗盐 粗盐一般来自: 1. 海水晒盐:最常见,南方多见。 2. 井盐:如四川自贡古盐井。 3. 湖盐:青海、云南等盐湖地区。 4. 岩盐:地下开采的盐矿。 这些盐含杂质(泥沙、苦卤、石膏等),需要再处理 二、古代制“精盐”方法 I. 重溶结晶法:这是最接近现代制盐工艺的方法。 步骤如下: 1. 将粗盐溶于热水中(称为“淋盐”) • 用陶器或铁锅装热水,将粗盐加入,搅拌至完全溶解。 • 杂质(如泥沙、石膏)沉到底部。 2. 过滤澄清 • 静置后,用细布或竹筛过滤上层清澈盐水,除去杂质。 • 在自贡古井盐中称此过程为“抽卤去渣”。 3. 重新煮沸结晶 • 将过滤好的盐水倒入锅中慢慢煮沸。 • 随水分蒸发,纯净盐晶逐渐析出。 4. 取晶干燥 • 结晶析出后捞出,置于竹匾上晾干或低温烘干 • 得到较为洁白、细颗粒的“精盐”。 这种盐称作“白沙盐”“雪盐”“细盐”,古代进贡皇室者尤重。 II.天然结晶提纯法(日晒法进阶)适用于海盐地区 1. 晒盐池中第一批结晶粗糙,第二批杂质减少。 2. 反复加入少量清水重晒,反复结晶提纯。 3. 越后期形成的结晶越细,称“花盐”或“二晒盐” III. 过滤法(简易精盐)用于快速提纯少量食盐: 1. 将粗盐研碎,放在布袋中。 2. 将袋置于陶罐中,加热水浸泡。 3. 等盐溶解后取出袋子,留下盐水。 4. 沉淀后倒入平盘蒸干,形成较纯盐晶。 三、实用小提示 • 用蛋清或豆浆混入盐水中加热,可帮助吸附杂质,提高纯度。 • 烧盐时用陶锅或铁锅慢火炖煮,防止杂质回析 • 不完全结晶的盐水可继续晒干,反复利用,增加纯度。
- 绳子辅助爬树教程
- 本平台联系方式
-
账户密码忘记、更改邮箱、更改密码处。
一、忘记密码使用你账户绑定的邮箱发信到本平台邮箱申请。 申请格式: 申请人:(Your Name) 申请类型:忘记密码(wàng jì mì mǎ) 申请账户: (name@your-email.com) 新账户密码: (New Password) 注意:请确认申请人名称与账户名称相同,申请账户与发信邮箱相同,请勿使用第三方代发。 二、更改邮箱在本平台版块下发帖申请更改电子邮箱。 主题:[当前时间] 申请更改电子邮箱 (例如: 2099-12-30 18:56) 内容: 申请人: (Your Name) 申请类型: 更改邮箱(gēng gǎi yóu xiāng) 旧邮箱: (Your@Old-email.com) 新邮箱: (Your@New-email.com) 注意: 反复确认旧邮箱以及新邮箱确认无误,申请贴子主题或正文内必须附上时间。 三、更改密码请使用忘记密码的方式。 I. Забудьте пароль Используйте почтовый ящик, связанный с вашей учетной записью, чтобы отправить заявку на почтовый ящик платформы. Формат заявки: Заявитель[名]: (Your Name) Тип заявки[类]: Забудьте пароль (wàng jì mì mǎ) Счет заявки[邮]: ( name@your-email.com ) Пароль новой учетной записи[密]: (New Password) Примечание: Пожалуйста, подтвердите, что имя заявителя такое же, как и имя учетной записи, что учетная запись заявки такая же, как и почтовый ящик для отправки писем, и не используйте третью сторону для отправки. II. Изменение почтового ящика Отправить заявку на изменение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почты в разделе Платформы. Тема: [Текущее время] Запрос на изменение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почты (Например: 2099 - 12 - 30 18: 56) Содержание: Заявитель[名]: (Your Name) Тип заявки[类]: изменить почтовый ящик (gēng gǎi yóu xiāng) Старый почтовый ящик[旧邮]: ( Your@Old-email.com ) Новый почтовый ящик[新邮]: ( Your@New-email.com ) Примечание: Повторное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е старого почтового ящика и нового почтового ящика является правильным, тема или текст наклейки заявки должны сопровождаться временем. III. Смена пароля Пожалуйста, используйте способ забыть пароль.
- 糯米粉+辣蓼花制作酒曲
-
白糖+酵母制酒 提纯得酒精
使用白糖和酵母制作酒然后用蒸馏法提纯得酒精如何在家制作95-的高浓度“酒精”---小红书baitanghejiaomuzhijiujing.mp4
- 古法制盐1参考视频
- 造纸的纸液/纸药 是怎么制作的?
- 稻草造纸视频
- 玉米叶造纸视频
- 木棉花造纸教程
-
中国传统烹饪技法全分类(含拼音标注)
中国传统烹饪技法全分类(含拼音标注)一、油传热类技法(拼音) 关键特征 代表菜 炒(chǎo) 高温快熟,锅气足 青椒肉丝、炒青菜 爆(bào) 油温极高,瞬时成菜 油爆双脆、葱爆海参 熘(liū) 先炸后裹汁 醋熘白菜、糟熘鱼片 炸(zhá) 完全油浸加热 炸酥肉、炸春卷 煎(jiān) 少量油两面加热 煎酿豆腐、香煎带鱼 贴(tiē) 单面煎制,加水焖熟 锅贴饺子、煎焖鱼 㸆(kào) 先煎后收汁 㸆大虾、干㸆鸭 二、水传热类技法(拼音) 关键特征 代表菜 烧(shāo) 先炒后炖,收浓汁 红烧肉、干烧鱼 焖(mèn) 加盖慢火收汁 油焖笋、黄焖鸡 炖(dùn) 长时间汤水慢煮 清炖鸡、腌笃鲜 煨(wēi) 极小火候保持微沸 佛跳墙、瓦罐煨汤 汆(cuān) 快速沸水烫熟 汆丸子、上汤娃娃菜 煮(zhǔ) 完全水浸加热 水煮肉片、白切鸡 烩(huì) 多料混煮勾薄芡 烩三鲜、大杂烩 三、汽传热类技法(拼音) 关键特征 代表菜 蒸(zhēng) 水蒸汽加热 清蒸鱼、梅菜扣肉 熏(xūn) 烟热复合作用 熏鱼、樟茶鸭子 四、特殊工艺类技法(拼音) 关键特征 代表菜 卤(lǔ) 卤水反复使用 卤牛肉、卤鸭翅 酱(jiàng) 先腌后卤,收浓酱汁 酱排骨、京酱肉丝 腌(yān) 渗透入味 咸肉、醉蟹 拌(bàn) 预处理后调味 拍黄瓜、夫妻肺片 烤(kǎo) 明火/暗火辐射热 烤鸭、烤羊肉串 焗(jú) 密闭空间干热 盐焗鸡、芝士焗龙虾 拔丝(básī) 糖浆包裹原料 拔丝地瓜、拔丝苹果 挂霜(guàshuāng) 糖浆返砂结晶 挂霜花生、琉璃丸子
- 户外受伤人员安全搬运技能
- 古法制作猪油版肥皂